【资料图】
6月29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债务融资工具融资服务质效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针对债务融资工具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量提出五大举措,进一步优化完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市场融资服务机制。
《通知》重点提到,要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发债便利,用好“第二支箭”,聚焦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提高项目评议服务效率,加强对市场业务投入正向激励。
《通知》强调,要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综合运用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信用联结票据(CLN)、担保增信、交易型增信等多种方式,积极为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提供增信支持。
另外在拓展业务模式方面,《通知》鼓励多元化增信发债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承销机构在提供承销服务同时,结合企业实际需求,通过配套开展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等服务延伸业务链条。鼓励专业信用增进机构等综合运用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等工具为企业发债提供增信支持。
在鼓励市场机构加大业务投入方面,《通知》提出,在承销机构承销业务市场化评价中,加大民营企业、重点领域债务融资工具承销指标权重。鼓励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做市商对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做市。
交易商协会还要求拓展储架式注册发行适用范围。将储架式注册发行拓展至债务融资工具各类品种,新老项目同时适用优化安排,帮助企业提高融资便利性、降低融资成本。
另外,《通知》强调,要进一步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更好服务绿色发展、资产盘活、科技创新,满足市场成员多元化投融资需求。
其中对于支持企业盘活资产实现融资,《通知》提到,要积极支持企业以应收账款、融资租赁债权、企业债权等债权,商业物业、基础设施等不动产,以及合法享有的基础设施收费收益权等各类资产发行资产支持票据、不动产信托资产支持票据(银行间类REITs)、资产担保债务融资工具等结构化产品。鼓励民营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优质资产管理公司盘活票据、知识产权、不良及重组债权等资产,探索交易结构和模式创新,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据了解,在央行指导下,交易商协会率先在中国债务资本市场践行注册制理念和自律管理模式,首创引入“分层分类管理”“储架式注册发行”“主承销商团”“常发行计划”模式,丰富了覆盖各类期限、结构设计、发行方式的产品“工具箱”,并通过推进绿色票据、转型票据、科创票据、乡村振兴票据等创新引导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银行间市场累计服务5000余家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73万亿元,存续规模14.8万亿元。